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我们迎来了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季学期。然而,春季也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,各类病原体活跃,容易引发流感及诺如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流感,威胁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学习生活。为了保障全校师生的健康安全,有效防控传染病的传播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常见春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吧!

一、流感
流行性感冒(简称流感)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,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,也可经口腔、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,典型症状为发热(可达39~40)、肌肉关节酸痛、咽痛、咳嗽等;新冠主要症状为发热、咽痛咳嗽、肌肉酸痛、头痛等;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,发热以中高热为主,咳嗽一般比较剧烈,呈现阵发性,在退热后咳嗽还可能持续 1~2 周。
防控建议:
(一)保持日常健康习惯。均衡饮食、充足睡眠、适量运动,提高抵抗力。做好个人防护措施,包括勤洗手、室内勤通风、科学佩戴口罩、避免近距离接触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等。
(二)积极接种流感、肺炎疫苗。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,通常接种流感疫苗 2~4 周后抗体可达到保护性水平。接种肺炎疫苗是预防肺炎球菌感染最有效的手段,尤其推荐免疫功能受损儿童、60岁以上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进行接种。
(三)加强自我健康监测。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,老年人与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,一旦出现高热、全身酸痛等症状应及早就医。
二、诺如病毒
感染诺如病毒后的常见症状包括呕吐、腹泻、腹痛或上腹不适、食欲不振、发热等。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,接触污染的手、物体或用具,接触呕吐产生的气溶胶,摄入污染的食物、水等均可造成诺如病毒传播。
防控建议:
(一)提倡良好个人和饮食卫生习惯。做好手卫生、环境通风、清洁消毒。食用熟食,饮用开水,不生食海产品。
(二)增强肠道传染病防病意识。尽量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,避免接触患病儿童。学校/托幼机构做好健康监测,食品从业人员加强健康监测及卫生意识。规范处置吐泻物。建议 12月龄前完成EV71疫苗全程接种。
(三)及时就医。关注患儿病情变化,如发现以下情况时应迅速就医:①反复高热。体温大于39,常规退热效果不佳;②精神差、嗜睡、头痛、烦躁不安、软弱无力、呕吐、易惊、肢体抖动等;③呼吸增快、减慢或节律不整,心跳加快,出冷汗,四肢发凉。

春季传染病虽然来势汹汹,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防控知识和方法,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,就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。让我们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从现在开始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,共同守护校园健康。